烟火营销洞察24期|接棒淄博,打败三亚,这个冬天哈尔滨如何走上城市“顶流”?

2024-01-22 15:36
12

不论是淄博还是哈尔滨,城市营销出圈的核心在于地方是否有意识去推动,同时将城市的亮点与社会情绪相结合,才能彻底撩动大众旅游的冲动。

最近,一句“家里来‘qiě’了”,让哈尔滨掏空家底招待南方的朋友们,这架势就差没把东北咪咪拉到中央大街上溜一圈了,就连本地人都直呼,“尔滨啊,你让我感到陌生......”

所以,东北人民的热情也让这座北境之城——哈尔滨走上了城市“顶流”的位置。数据显示,三天元旦假期内,哈尔滨共接待游客304.79万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59.14亿元,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达到历史峰值。不得不说,这个冬天哈尔滨旅游属实火了,一举打破“冬季南迁”的定律,三亚也得让位。

图片

数据显示,元旦假期3天,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.35亿人次,同比增长155.3%,较2019年同期增长9.4%。这意味着中国旅游业在2024年势必会迎来旅游业全面复苏,而在广西11位“小砂糖橘”带着哈尔滨爆红升温后,新疆、湖北、辽宁等各地文旅局也纷纷借势邀请到当地旅游,进一步放大各地城市对旅游热的渴望。

当然,为了接住这泼天富贵,哈尔滨在“吃喝玩乐住行”各个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,但也离不开四个字:政通人和。

在玩乐上,最初大家可能只是打卡冰雪大世界,领略冰雕艺术的魅力,感受185帅哥陪滑大滑梯的初体验,结果仅仅半个月时间内,哈尔滨一天整一个花活——

一夜之间,松花江上不仅多出N个“冰马俑”,就连热气球也飞上去了

图片

还从辽宁沈阳连夜借调了两只“火凤凰”,以及那不知道从何处牵来的“飞马”

图片

甚至于哈尔滨人半辈子都没见过的鄂伦春族人,都被拉到中央大街,表演驯鹿了

图片

......

总之,只为游客玩得尽兴,凑齐朋友圈九空格+1,就没有哈尔滨办不到的事儿!

在吃上,哈尔滨人民做梦都没想到冻梨还能切片摆盘,冻柿子成了刺身,早餐店大姨们都开始给豆腐脑加糖了......惊呆了本地人直呼,“没底线了!”

图片

在出行上,平日里粗狂的东北司机大哥都不约而同地开始自动降低说话音量;

图片

在住宿上,政府也是时刻提醒宾馆酒店把握机遇,提供高质量服务,不得抬价。

尽管不少当地群众笑称,哈尔滨成了“讨好型市格”,但也侧面证明了这一次哈尔滨为游客出行便利、游玩开心在各个方面做足了努力,也让全国人民看见了哈尔滨人的真诚。

哈尔滨的成功难免让大家与淄博烧烤联系在一起,毕竟后者也曾在去年创造了“进淄赶烤”的现象级热潮,但爆火背后都少不了营销的手笔,正如哈尔滨官方坦言在哈尔滨出圈之前已经准备了一年。那么,哈尔滨究竟做对了哪些事?具体来看:

1.   政府引导,民众参与,以真诚换流量

不论是哈尔滨还是淄博,一座城市出圈和企业一样,都需要营销打开城市效应,持续策划文旅宣发内容,不断吸引全国人民的眼球,但城市还有一点不同,就是需要当地民众认同并深度参与进来,持续释放友好的信号,才能营造既有看点又有人情味的旅游城市氛围。

比如,刚开始哈尔滨因退票事件出师不利,但却因为哈尔滨人的大方、真诚以及实在的个性博得全国人民力挺,赢得好口碑,这也恰恰成为了哈尔滨爆火的起点。

2.   顺势而为,制造有影响力的事件传播

一个有趣的事件营销往往能撩动大众情绪,并愿意参与进来形成自传播流量,但实际上,绝大多数爆火事件并非偶然,即便是偶然发酵,但在后续发展中也少不了营销动作的推波助澜。

比如,哈尔滨一个接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打卡“经典”:中央大街阳台演唱、哈西红场的街头交响乐等等,都是营销名利场出圈的底层铺垫。

当然,还有#广西小砂糖橘勇闯哈尔滨事件,也是顺势而为,借力打力的结果,是预见流量红利之后,持续放大影响力,让大家深切感受到哈尔滨是一个温暖有爱的城市。

图片

3.   玩梗整活,调动大众情绪

现在网上搜索即便不输入“哈尔滨”三个字,而是“南方小土豆”、“小砂糖橘”等等热词,都会自动跳出哈尔滨的相关词条,这些不带贬义的热情称呼不仅成了当下的网络热梗,制造的反差感也让大家觉得东北人不是动不动“瞅你咋地”的硬汉形象。

图片

不过,现在社媒平台上也出现了#明年的哈尔滨还能继续火吗的词条,毕竟网红城市的出圈逻辑同样适用于“花无百日红”的网红时代的生存法则,甚至有人将哈尔滨的处境与淄博烧烤类比,但小编看来还是有所不同的。

尽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,哈尔滨没有了重工业的明星光环,人口长期流失让整座城市失去应有的活力,但不要忘了哈尔滨自身就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旅游城市,这是在东北三省之外少有的北国风光。

对于未来城市营销来说,也许哈尔滨的出圈逻辑可以复刻,但随着热度回归正常,能否继续保持?还是像淄博烧烤经历火爆后流量逐渐褪去?区别在于城市是否有长期走红的硬件基础,而作为“东方小巴黎”之城的哈尔滨完全可以打造冬季之外的特色旅游景点或者美食,不过,今年哈尔滨的源头恰恰是“年年换新貌”的冰雪大世界,放在全国几乎独一无二的存在,但也仅限于冬天。

那么,若要将一时风光长期延续,或许哈尔滨还要做出不少改变和努力,比如:

1.   乘势打造缺少平替的旅游打卡地,夯实文旅基础

哈尔滨独特的历史背景,使得建筑、人文等地方与江南风光大有不同,亦如异域风光的伏尔加庄园,厚重历史的731遗址,甚至于打造中俄跨国旅游专线,这些都是能够丰富哈尔滨旅游资源的动作,也是走红的硬件基础。

图片

2.   政通人和,持续营造热情好客的东北老铁形象

过去,在大众眼中“缓慢”是东北生活的代名词,这也使得服务出现效率低下、服务意识不足的现象,但这一次有了淄博先例,哈尔滨的效率可谓是蹭蹭往上走,是意料之外,但也是意料之中,所以,好的服务氛围,哈尔滨的火,比淄博更加具有必然性。

或许,我们可以期待一下,明天的哈尔滨是否还会再火一把?又或者是这把火持续蔓延至夏天。


昵称:
内容:
验证码:
提交评论
评论一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