烟火传播
首页
|
/
关于我们
|
/
服务介绍
|
/
案例欣赏
|
/
行业洞察
|
/
品牌动态
|
/
联系我们
中文
English
烟火营销洞察23期|“你学不会”的营销玩法,海底捞如何靠“科目三”赢麻了?
2024-01-22 15:35
4
最近,一支网络热舞“科目三”横扫各大社媒热榜,凭着“魔性的舞步+土嗨的BGM”一举拿下中国老中青三代,甚至洗脑一众老外,在TikTok、YouTube等海外社媒上,带着#kemusan的视频浏览量已超百万,就连老美的CNN都在追逐报道......
不过,在这场全民的狂欢中,少不了餐饮界的营销老手——海底捞的入局。正是海底捞的花式整活,促成了这股雅俗共赏的网络亚文化走进主流圈层的关键一步,如今更是成为其招揽顾客的流量密码,网友毫不吝啬评价,“不是男模点不起,而是海底捞科目三更有性价比......” 。
当下各个行当举步维艰,餐饮业更是竞争激烈,这几年能活下来的,要么地理位置优越,要么靠着老口碑存活,再不济也得是一把营销好手。而擅长营销的海底捞无疑是精准踩中用户的需求,并不断制造、炒热新话题,今年从演唱会捞人、洗头、茶饮、夜宵摆摊到科目三都是最好的例子,并不断刷新大众的新鲜度和好感度。
那么,海底捞究竟是如何将营销玩出花?在这个过程中,又做对了哪些事,才能捞到几分好处?
“科目三”爆火背后,海底捞如何保持食客新鲜度
服务行业本就以服务见长,但能像海底捞这般做到“人尽皆知”的,除了提供等位时的零食、美甲等增值服务外,更重要的是将服务进化成了营销的动作,比如生日歌、拉面舞、变脸等等,让海底捞的服务深入人心,更以讨巧的方式引爆大众讨论,在社媒上形成自传播。
不过,大鱼大肉吃多了总会腻,服务的新鲜劲过去了热度难免退去,那么,在过去几年里,海底捞又是如何持续保持食客的新鲜度?具体来看:
1. 初代餐饮界网红,让年轻人深陷情绪包围圈
翻一翻海底捞的走红史,不难发现海底捞的服务几乎做到“看人眼色下餐”,并将其深度贯穿到餐前、餐中以及餐后整个餐食过程中,将“服务”二字打造成品牌最初的流量密码。
比如,餐点等位是食客最难熬的时段,也是其重新选择的过程,但如何保持他们高涨的用餐期待?最好的方法就是转移关注点。为此,海底捞提供了零食、娱乐、美甲等轻量化服务,让食客等待有了价值,也增加了趣味性。
再比如,作为大众走进海底捞的理由之一:过生日,从2019年至今依旧能刷到网友晒出的海底捞过生日的视频,一群人举着灯牌,送个果盘,唱生日歌,让人觉得既有趣又尴尬,但也恰恰是这种社死到抠脚的生日氛围,让一波又一波的年轻人前赴后继,形成病毒式自发传播流量。
总之,在海底捞“你”就是“真上帝”,即便是独自用餐,都有服务员或者玩偶陪同,让用户深陷情绪包围圈,而海底捞的服务也逐渐开始被神化,创造了#地球人已不能阻止海底捞#等高热度话题,直到今天依然没有一家大众品牌能与海底捞一较高下,正如黄铁鹰的《海底捞你学不会》一般,看似难以复刻,实则是不愿花钱、花时间夯实服务业的服务本质。
2. 吃透年轻经济,人在哪,吃在哪
过去三年,海底捞几乎将头几年赚到的钱都吐了个底朝天,直至今年才逐渐有了盈利的趋势,过程中,除了品牌“断臂求生”之外,少不了会玩些“花活”,尤其是放开后,最先涌入餐饮市场客流的还得是年轻人,为此,海底捞的整活策略逐渐转向“混迹年轻人圈层”,社畜看了都惭愧,感叹,“这钱,活该海底捞赚”。
举个例子,捞人进店,这点海底捞服务员的热情无人能及,一般来说,只要你进到的商圈里有海底捞,要么在大门门口,要么在扶梯边上,都能见到海底捞服务员举牌揽客,最委婉的时候,店在五楼,三楼肯定也有相关人员出没。但今年随着各地音乐潮此起彼伏,海底捞更是扩大了场域,到演唱会出口处,提供免费大巴服务,将大伙直接送至海底捞延续狂欢,据不完全统计,在社媒上搜索相关话题,你会发现海底捞已经接了有蔡依林、张韶涵、张杰等众多明星的粉丝群体。
不得不说一句,海底捞是懂借势营销的!将品牌势能从商圈扩展到城市、甚至是夜宵摆摊等场景,深入年轻人的生活圈子,促生社交网络自传播。
3. 玩转火锅吃法,凹“被占便宜”人设
卖服务之外,围绕“吃”做营销也不少。比如,近日#海底捞试点自助餐的玩法,就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关注,毕竟在海底捞吃一顿火锅,荤素搭配下来,两个人也得花不少钱。所以,海底捞借势推出108元一位即可实现海底捞自由的噱头,对于海底捞常客或者喜欢尝鲜的受众还是有吸引力的。
除此之外,在小红书、抖音等平台上都能搜到如何在海底捞薅羊毛的攻略,比如#海底捞省钱吃法、#挑战用20块钱吃海底捞等等,对于消费者来说,实惠才是硬道理,但若问究竟是谁占谁便宜,那就得网友们来评论了。但于海底捞而言,这是最小的成本吸引大家到店打卡的方式之一,也是“以退为进”的营销做法。
4. 跟进时事热点,打差异化服务
海底捞是吃透了服务的本质,尤其是在人性关怀上,比如过去受现实环境影响,尤其是在“原地过年,非必要不返乡”的倡议下,海底捞联合华为打开了异地云聚餐服务,在一些海底捞云包厢内,让顾客可以与异地异国的亲朋好友在线同频吃火锅过大年,可谓是人情味十足。
而如今随着大学生特种兵热,也有部分海底捞门店为大学生提供过夜服务,不过,对此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看法,但总体而言也是海底捞人性化的体现,在社会上也赢得了许多流量。
海底捞营销的出圈逻辑
同质化,几乎是所有赛道走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,但对于海底捞而言,其核心竞争优势,早已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,而是挖掘服务的价值。同时,也面临了一个相对棘手的问题,也就是当消费者将其服务视为常规操作,这时候服务就是利剑,利弊参差,一来不能再炒“冷饭”作为卖点,二来只要稍稍打折扣,势必会引发反噬效应。
所以,海底捞只能再次寻找营销“爆点”,持续加码增值服务类别,往上叠加获客筹码。而这一次“科目三”就是海底捞上分的本质,营造“边吃火锅,边观看免费舞蹈表演”的氛围,吸引更多人去海底捞打卡消费。
而作为营销上的“老手”,海底捞能一次次翻红中也有许多营销玩法值得我们深扒和借鉴,比如说:
1. 放大服务价值,让营销服务于“服务”卖点
很多品牌都在观望和模仿海底捞为何能凭借“科目三”出圈,但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因素,即“科目三”的本质就是服务,是海底捞延续了服务与顾客之间的社交互动,让一些爱热闹、爱玩梗的年轻人顾客顺势推了一把,将影响力进一步扩大。
谈及海底捞的服务,海底捞张勇曾表示,怎么都觉得海底捞的服务好呢?家里来了客人吃饭,还要叫人家排队,那我端茶递水送零食,给客人做做美甲,不是应该的吗?
所以说,从事服务业就该做好“服务”本身,就像麦当劳、肯德基这些品牌,能提供24小时服务的餐厅不是多数,而海底捞能提供“科目三”服务,却是顾客的意外之喜。因此,服务不在表面,更在于如何吃透“服务”二字,并将其作为品牌营销的初始流量密码。
2. 给予顾客情绪价值,促成自传播发生
品牌做营销,一定要调动受众的情绪价值,才能实现同频共振。就好像大家去海底捞吃饭,吃的不单单是火锅,而是为了体验海底捞的服务,而恰恰是这种服务能带给顾客获得情绪的满足感。甚至于,愿意在小红书、抖音等社媒上分享自己的体验感受,流量自然而然就来了。
3. 营销贯穿用餐全流程,打造有传播的场景
海底捞从等位到进餐结束过程中,每一个环节几乎都有一个对应且具象的场景,给服务本身带来话题,站在品牌营销角度,打造有传播力的场景,比如生日歌、拉面表演、新奇吃法、科目三等等,这些都是不断强化用户认知,引发大众讨论的场景,也是一个面向大众的“流量密码”。
昵称:
内容:
验证码:
提交评论
评论一下
首页
案例欣赏
服务介绍
行业洞察
关于我们
联系我们
电话咨询:13588130009
QQ咨询:313363735
微信客服
扫码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