烟火营销洞察19期|佛山“电翰效应”对品牌抖音营销的启示

2024-01-22 15:24
5

近日,一位长相酷似演员张翰的工厂打螺丝人“佛山电翰”火爆出圈,短短数日,其社交账号粉丝数一路飞涨超越“正主”,突破157万!有网友分析,看似偶然,实际上是做足了努力才能把走红一事显得不费吹灰之力。

行云流水的动作,简单却极具个性,再配上动感的BGM为视频注入灵魂,一时间,各路“分翰”来上分,涌现了“干饭翰”、“干饭翰”、“学习翰”、“交警翰”......在抖音上掀起一场“电翰效应”。

如果说七八分长相相识度带来了一定了的关注度和流量,那么,抓住社会情绪价值,摸透抖音出圈两大逻辑:“造梗”+“魔性BGM”,则是佛山电翰埋下的流量陷阱。


站在社媒营销视角,和大家聊一聊佛山“电翰效应”对品牌在抖音营销的一二启示:

1.   玩转抖音强大的造梗能力:夸张动作+魔性BGM

一个平台网友的活跃度以及内容生态的创新,是平台造梗能力体现。这次“佛山电翰”的爆火,再次印证了抖音强大的造梗能力。早期,最常见的造梗源头是直播弹幕,比如“造梗王”B站中诞生的:年轻人不讲武德、橘里橘气、awsl等等,直至现在仍被网友时常提起。

而在抖音,基于“拍同款”的固有动作,极大方便了话题的扩散和梗的出圈,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:BGM和动作,前者比如“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”的无限循环洗脑儿歌,后者则比如去年爆火潘周聃出场方式等等。几乎每隔一小段时间,平台上就会出现热门梗并迅速发酵引发网友二次创作热潮,但现在更偏向于“夸张动作+魔性BGM”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中,不断刺激网友的感官,显然,高达8.0亿次播放的#佛山电翰甩手挑战就属于这类。

图片

网友们模仿“佛山电翰”打螺丝的动作,加上相同的动感魔性BGM ,形成“人传人”的现象,甚至于一些具有热点敏感度的直播间,通过模仿动作带来了不少停留率。因此,对于传统品牌而言,在抖音进行热门梗营销,更容易出新爆款,二次创作的抖音用户无形中成为品牌营销中不断裂变复制的“自来水”。

2.   放大社会情绪价值,让观众为情绪“买单”

游走在社媒上公关都明白一个道理:越轻的话题越能传得动。魔性的模式视频亦是如此,主题明确,内容简单易懂,尤其是在大家面对强压生活下,追求的就是“无需过闹,释放压力”,专业的说法叫解压视频,像“佛山电翰”这种直观和易模仿不仅为个人提供宣泄情绪的窗口,同时也塑造了集体情绪。

图片

事实上,在流量热点转瞬即逝的当下,单纯依靠一张与明星相似的脸,终归变得无趣。好在“佛山电翰”明白上升价值高度的重要性,硬生生把打螺丝生活充满了哲学思考,即“一件简单的事反复做,那就很不简单”,呈现当下真实的打工人状态,这也是引发大众共情的重要原因,再比如早前三天治好精神内耗的“二舅”也是同一个道理。

在这场模仿和二次传播中,佛山电翰以正向的情绪冲刷着人们的焦虑、内卷等等,同时,借助娱乐化的方式裹挟着网友们一起加入情绪宣泄的狂欢中,让网友自发成为社交话题的参与者,这也恰恰满足了网友情绪和网络社交的双向需求。

对于品牌营销而言,一定要站对位置,贴合当下的社会情感需求,不要架设高度,这样才能引发网友的共鸣,带来更好的传播效果。比如说,国货品牌在抖音直播间花式“互捧”中,调动观众情绪为其“买单”就是最佳典范。

3.   塑造反差形象,满足网友的好奇心

在“佛山电翰”视频中,出现的场景都是在老旧的工厂车间,自己则以“打螺丝”的厂哥形象出现,展现普通劳动者的工作日常,满足网友对工厂打工人的好奇心。

图片

实际上,类似“佛山电翰”的直播间在抖音上并不少见,比如在一些永不停歇的流水线工厂直播间里,“厂妹”“厂哥”们面无表情地一味重复着工作,被网友调侃为,“这份工作我可以!”

当然,“佛山电翰”之所以能这么多“厂花”“厂哥”中杀出一条路来,除了长相,更重要的还是抖音的算法机制把这份流量给到了他,而这种成功几乎是不可以复制的。但对于品牌而言,尤其是传统品牌或者打算做直播的品牌来说,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并放大,一旦出圈,紧随其后发布推广产品的视频或者直播带货,肯定比单纯的直播间流量要好得多。


昵称:
内容:
验证码:
提交评论
评论一下